省城市民老王是個書畫愛好者,前幾年合肥大大小小的藝術品拍賣會他都要去”淘貨“,不過現在他很少“出手”了:從拍賣會上淘來的書畫假的比真的多。
“藝術品市場贗品太多,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?!笔〕菐准遗馁u行老板也這樣坦言。不過昨日,省城一家拍賣行在省圖書館推出的“保真”藝術品拍賣會卻吸引不少 undefined undefined人氣,成交率超過50%。原因在于這家拍賣行承諾:所有拍賣品都是真品;如買到贗品,組織方將收回作品并雙倍予以賠償。不過,“保真”拍賣真能剎住省城藝術品市場贗品橫行的歪風嗎?
民間“藏寶”多為贗品
“藝術品可是硬通貨,保值增值功能比黃金還強?!闭潜е@樣的心態(tài),今年年初省城市民張先生和朋友一起參加了一場藝術品拍賣會,淘了兩張萬元左右的孔小瑜的書畫作品作投資,結果他參加一個鑒寶活動,專家鑒定后表示兩幅畫均是贗品。張先生倒吸一口涼氣:看來藝術品不能輕易試水。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由于藝術品收藏投資回報率高,我省加入收藏行列的市民正在成倍地增長。但我省藝術品交易額相對全國而言較低,主要原因在于市場不規(guī)范;此外,我省藝術品市場出售的大部分是贗品,且是行內的秘密。這些使得一些不太懂藝術品的人不敢投資嘗試。面臨誠信危機是藝術品市場在我省難以發(fā)展的瓶頸。而業(yè)內人士表示,作為藝術品交易的重要陣地,拍賣行不保真的合法性使得贗品更加肆無忌憚。據了解,現行的拍賣法規(guī)定,“拍賣人、委托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?zhèn)位蚱焚|的,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。”這為贗品流入拍賣市場提供了“護身符”。
保真拍賣會價值幾何?
此次,省城拍賣行打出“保真”的名頭,在業(yè)界和市民中間引起關注。記者昨天在拍賣會現場看到,此次拍賣會共推出拍品300多件,主打中低檔書畫,價格在200元~3.6萬元,其中千元以下的拍品成交活躍,成交率超過50%,一位房地產開發(fā)商還一口氣拍走近60件作品?!芭馁u行承諾‘保真’,其自身也承擔風險,拍品至少比較可信?!痹趫龈偱恼弑硎?。不過也有市民認為,此次拍賣會很多拍品的作者名氣不算大,并沒有“保真”的需要,冠上“保真”的名號似乎有嘩眾取寵之嫌。拍賣公司則表示,整場拍賣會上不可能每件拍品都是精品,而提出“保真”這個概念,更大的意義在于營造一個誠信的拍賣環(huán)境。
不過業(yè)內人士指出,由于藝術品鑒定過程缺乏科學的量化標準,專家評估制度也尚未建立,對于當代藝術作品而言,保真還可以從源頭上把握,而古玩字畫方面,難度可想而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