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譜是教人學習繪畫的書,畫冊是名家繪畫精品的結集。收藏畫冊,應盡量選擇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畫冊,且印刷質量好、檔次高的。著名出版社出版的畫冊,尤其是故宮博物院、上海博物館、廣東博物館、南京博物館等館藏機構出版的畫冊較受市場追捧。無定價的畫冊有可能是贈送版,市場流通數(shù)量更少。一般來說開本越大越能還原作品的真實面目,價值也就越大。
近年來,畫冊賣價一路走高,不光在拍賣會上,在舊書店里也是格外受青睞。因為如今已是讀圖時代,凡是帶圖的舊書行情都被看好。當然,木版彩色套印本的畫冊是最受藏家追捧的。收藏畫冊,關鍵是看畫家的藝術地位、畫冊的稀缺性和社會的需求量,傳本少的、印刷精美的、名人簽名本或贈送名人本、權威出版社出版的、集中大名家代表作的畫冊都可提早下手。近十年出版的部分畫冊雖印刷精美,研究價值也高,但因年代太短,市場上還未完全認可,因而,經(jīng)濟價值不太高。
近現(xiàn)代名家畫冊彰顯魅力
2009年北京榮寶第63期藝術品拍賣會日前落下帷幕。其中藝術類圖書專項拍賣推出98種畫冊書籍拍品,成交率71%,總成交額共計62.38萬元(含傭金)。這些拍品以稀少的老版本藝術類圖書為主,如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《齊白石作品選集》、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的《張大千畫集》(1-7冊)、人民美術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《何香凝畫集》等,成交結果十分喜人:《齊白石畫集》七冊成交價5600元,《傅抱石畫集》(《傅抱石浙江寫生集》)成交價5600元,《齊白石作品集》(一、二、三,人美1963年出版,線裝)成交價72800元,《林風眠畫集》五冊成交額6160元,《張大千書畫集》(七本,民國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)成交11200元,《李可染水墨山水寫生集》成交12320元,《黃胄畫選》(人美1981年出版)、《黃胄作品選集》(人美1963年出版)、《周思聰畫集》(1984年出版,周思聰簽名)、《關良畫集》(香港出版,有作者簽名)成交價都在33600元?!豆蕦m名畫選萃》(國立故宮博物院1947年再版)成交價22400元?!督倌耆珖視嬌让妗?1974年臺灣出版)以35840元成交。另《魯迅全集》(10函88冊)成交價68320元,《中國文學發(fā)展史》(12函8冊)成交價74040元。
在對藝術家的推介方式中,畫冊也許是最原始、最傳統(tǒng)的媒介。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名家齊白石、徐悲鴻、傅抱石、張大千、黃賓虹、吳冠中、范曾、李可染、潘天壽等人的畫冊價值更高。
經(jīng)營藝術圖書應獨具慧眼
有心人從這不起眼的畫冊起步,獨具慧眼地經(jīng)營“紙上畫廊”。從收藏傳統(tǒng)書畫畫冊到研究畫家們的創(chuàng)作歷程,這種既省錢又省地方的特色收藏,回避了要承擔巨額成本和營運的風險。歷史上的拍賣紀錄中,像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《李可染水墨寫生集》以及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《潘天壽畫集》曾以5.152萬元和4.48萬元成交,彰顯了傳統(tǒng)藝術類圖書的價值魅力。
從2007年歲末開始,中國書店、朵云軒、上海國拍、廣州嘉德等幾家拍賣行陸續(xù)推出藝術圖書專場。早期畫冊在網(wǎng)上的拍賣紀錄就有《齊白石作品選集》1959年版8開大畫冊以6200元成交;1982年出版僅印1000冊的精裝本《宋元明清緙絲》以4310元成交;榮寶齋1952年5月出版的木版水印《齊白石畫集》以5210元成交;1955年出版的《榮寶齋新記詩箋譜》一函二冊五色套印線裝本以11350元成交;1955年古典藝術出版社珂羅版精印文物畫冊、鄭振鐸作序的《全國基本建設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覽圖錄》線裝特大五尺夾宣五開本,印數(shù)僅1000冊,該書在網(wǎng)上拍賣中以7350元成交。這些藝術圖書之所以受到網(wǎng)友的瘋狂競買,除了其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外,投資價值亦不可忽視。還有,在海外珍本圖書拍賣中很早就引起關注的古典畫冊和影集、傳說、童話故事圖冊等的拍賣也是一個積極的信號。故此,老版本藝術圖書應值得特別關注。 |